本文章所属开云电子(中国):黑龙江(1572) 北大荒的冬天,连队最多的工作,是修水利。连队没有水库,所谓修水利,其实就是清理河道,挖两边的淤泥,这样可一举两得,既疏通了河道,又可以把淤泥当肥料用。 当时的黑土地,土质肥沃,不需要化学肥料。多是使用些农家肥。那时,毛主席他老人家有句话,叫“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不知谁借题发挥,说还让“多积肥”,于是连队掀起了积肥的热潮。不论男女老少,四处寻找各类粪肥,堆在自家门前,等着会计测量后收走,据说还可算工分。 学生也参与了进来,是义务劳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比哪个班积的肥多。一到放学时间,孩子们一手拎筐,一手拿小铲子,四处游荡,像工兵探地雷那样,认真仔细地寻找肥料。一时间,锅台下的草木灰、畜栏、鸭圈、鸡窝、厕所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满连队几乎找不到带臭味的东西了。有的小朋友纯朴、实在,为了完成积肥任务,根本不在乎脏和累。有时,竟然天真地跟着牛车或马车走很远,巴不得牛啊、马啊,能立即拉点“便便”。 各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肥料堆,在操场靠路边的地方,整整齐齐地培成了一个个梯形。到时候,学校会测量立方,进行评比和奖励。有淘气的孩子,爱动歪脑筋,为了拿到奖励,就在晚上,悄悄地把别的班的肥,弄到自己班的堆上。 由于贪心,次数太多,终于被孩子们抓到了现行,不依不饶地告到校长那里,说他挖了“社会主义的肥料堆”。校长没有办法,最后把两个班的班主任找来,终于达成和解,拿肥料的孩子,到被拿的班里检讨、承认错误,然后罚他为该班拣三筐粪肥,此事终于平息。 冬季的北大荒,最可怕的天气是刮大烟泡(暴风雪)。大烟泡一刮,十几米外看不清物体。风吹得人睁不开眼,雪片打在脸上,像小刀割的一样疼。外面的整个世界,似乎都淹没在风雪的海洋里,村落、房屋在这狂暴、咆哮的海洋中摇曳着,像是避风的港湾。遇到大烟泡,最忌讳远离有人家的地方,弄不好会迷路冻死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热烘烘的火炕上,蜷缩在暖呼呼被窝里,闭上眼睛,聆听外面风雪的呼啸声,就像是在欣赏催眠曲。 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早晨,当我们费劲地推开房门,发现整个世界一片银装素裹,没过膝盖的积雪,几乎覆盖了一切,连鸡窝的小门都看不见了。院子的栅栏,被吹起的雪,厚厚地糊住,像童话世界里的城堡,造型奇特怪异。连队一切工作暂停,唯一的任务就是扫雪。先从“自扫门前雪”开始,我们四口之家,倾三口之力,用了近一天的时间,才将雪清理完毕。接下来是打通道路,每家一个劳力,配合推土机,清扫连队的主要街道,又足足干了两天。 清理出的雪,堆在院子前面的道路旁,快有房子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积,雪堆逐渐变硬,很适合切割和塑造。我们和小伙伴们,闲得无聊,就在雪堆上大动脑筋。挖战壕、掏地道、修工事、垒碉堡,模仿电影和小人书上的战斗场面,玩打仗游戏。如有其他小朋友在“工事”前面过,就先来一阵“机 ”扫射,再投掷一些“手榴弹”。这些活动,招引了很多孩子,整天围着雪堆,像小鸟那样,唧唧喳喳地闹个不停,直到雪堆化得不能再玩为止。 大雪过后,连队一些爱好打猎的人家,就带着猎狗出猎了。猎狗会在林子里的雪地上,找到野鸡、狍子、狐狸、野兔等动物的足迹,并嗅着它们的气味,一直“撵”下去。发现目标后,就狂吠不止,招呼主人。由于雪大,这些野生动物,一时难以找到食物,饥寒交迫,哪跑得过身强力壮的猎犬,最后只有挨 子的份了。 猎人们猎获了野味,会与左右邻居们分享的。我就吃过他们打的野鸡和狍子,并把野鸡身上那漂亮的长翎毛,保存了很长时间。 这些野味确实很鲜美、好吃,令人难忘。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我在那香喷喷的肉里,吃出了黑色的 砂…… (未完,待续) 
(图片是网上的) 本文地址:/show_i82140.html 本文章由迎朝阳于2007-11-22 16:49:40最后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