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开云电子(中国):黑龙江(2019) 小时候,连队钓鱼的人如凤毛麟角,少得可怜。这不单单是因为鱼多好捕、人们不屑去钓。还由于当时太“左”,给个人休闲垂钓,蒙上了阴影,让人避讳。河边偶尔有钓鱼的,一般来自兄弟连队,让人觉得特别新鲜。 一年的夏天,我和几个小伙伴,跟着大人们,到河边采黄花菜,碰巧遇到了一对钓鱼的父子,那新奇、刺激的场面,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次观钓,对于我后来的垂钓来讲,不亚于一次深刻的启蒙。 钓鱼的父子二人,用的钓竿很简陋,是绑接在一起的竹子,有4米多长。竿梢就是扫把上的竹条子。主线很粗,结结实实地拴在竿梢顶端,留出的很长一段,缠绕在了竿体上。没有子线,一把拇指盖大小的钩子,直接绑在主线上。离钩两、三寸的地方,缠了一个铅丝疙瘩。鱼漂有钢笔那样粗,半个筷子长短,像是秫秸作的,漂的全身漆成了黑、红相间的两种颜色。竿架是插在水中的半截树杈子。地上散落着一些碎豆饼块,后来知道,是用来打窝子诱鱼用的。所用的钓饵只有蚯蚓和蚂蚱。 钓鱼人的儿子,十二、三岁的模样,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又黑又壮,在离他父亲不远的地方,也握着一把简易的竹钓竿,在像模像样地钓着。看到我们围了上来,顽皮地清了清嗓子,似乎在提醒:“没看到我也在钓鱼呢吗?羡慕吧?” 钓鱼人脚下的鱼护,更确切地说,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一种花花绿绿的大眼网兜,里面已有5、6条鱼,个头小的是鲫鱼,平均半斤左右,有的在8、9两以上。个头大的是鲤鱼,有3斤左右。钓鱼人见来了观众,顿时提起了精神,重新挂饵,将笨重的鱼竿,带着风声,“呼”地甩了出去,沉重的铅丝疙瘩,扑通一声,在前方的水面上,砸出了一个小小的水花,水波纹一圈套一圈,由小渐大地扩散开去,似乎在传递着鱼饵的信息。鱼漂成半躺的姿势,懒散地斜靠在水中,露出了非常醒目的一小截。我和旁边的小伙伴们,都知趣地闭上了嘴巴,瞪大眼睛,齐刷刷地盯着鱼漂。 不大会儿工夫,那支漂轻轻地颤动一下,紧接着就是一个精神抖擞地“立正”,说时迟,那时快,钓鱼人手腕一抖,“嗖”!随着竿梢和空气摩擦出的一声呼哨,竿梢子剧烈地抖动着,一条斤把的大鲫鱼,被拽到水边,它瞪着圆圆亮亮的眼睛,不情愿地扭动着肥厚的身躯。它身上青里透黄的鳞片,在阳光下变换着光泽,如出水的精灵,特别招人喜欢。 小伙伴们悄声地唏嘘、嘀咕着:“比我们摸上来的还大呢”!就着样,这位钓鱼人,如同变戏法,接二连三地连钓上了6、7条鲫鱼,还有两条一斤左右的大“牛尾巴”,把我和小伙伴都看呆了,觉得钓鱼真神奇,轻巧好玩,还不会弄脏衣服。旁边他的儿子,也钓了3条类似的鲫鱼,还有一条2斤左右的鲇鱼。他每次上鱼的时候,都忍不住地大呼小叫,好像是在故意地炫耀,若得我和小伙伴们一阵眼热。 接下来,水面渐渐地归于了平静,小伙伴们看到咬钩频率慢了,新鲜劲也过了,一哄而散,都跑到远处的草地上玩耍去了。我好奇心强,留了下来,仍然伸着脖子,非要再看个究竟。这时钓鱼人似乎放松了许多,慢慢地点上一支烟,跷起了二郎腿,悠闲地用眼睛扫视着鱼漂。旁边他的儿子,似乎也失去了耐心,走到他父亲这里,谈论着什么蚂蚱、蚯蚓哪个好使之类的话题。 正说着,突然,钓鱼人的鱼漂,一下子没入了水中,竿子差点窜出去,他一把攥住竿子,主线与竿体都快拉成一条线了!哪管这些,仗着线粗、钩大、竿子憨,硬是把大鱼一点、一点地拽了回来。这竹子经水一泡,韧性十足,竿子前半截细的地方,几乎弯成了一个回头弯,即使是这样,也没有 折。于是,伴着钓线琴弦般的铮铮声,钓鱼人左右周旋,奋战了有十多分钟,一条8、9斤的草鲤子,终于被擒上岸来。 “嘿嘿!吃的是蚂蚱子!”钓鱼人踌躇满志地自言自语,发自心底的喜悦,一下子绽放在了他那黑里透红的脸颊上,额头那条条刀刻似的皱纹,也随着眉毛,兴奋地跳动着,像快乐的五线谱。 就在父子二人兴高采烈地按着大鱼,忙和着摘钩的时候,只听“啪哒”一声,旁边钓位儿子的竿子,直直地射到河里去了,做竿架用的半截树杈,也被拉倒在了水中。 “快!儿子,抽竿子啦!”应和着钓鱼人急切、嘶哑的吆喝,只见那小家伙像皮球一样弹了起来,眨眼甩掉衣裤、脱成了光腚猴子,一下子跃入了水中,拼命朝竿子游去。竿子被大鱼拖着,不情愿地走走停停,在河里兜了好大一个圈子,最后停留在一处有水草的地方,不动了。这小家伙悄悄游到近前,一把薅住鱼竿,拽了两下都没拽动。“慢点!可能扎进塔头里了!”钓鱼人边喊边用手指向水下,给儿子打着手势。小家伙心领神会,吸足一口气,顺着鱼线,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足足半分钟的时间,就听到“哗啦”一声,小家伙从水里冒出了头,像鸭子那样,甩动着头上水花,大口地喘着气,双手卡着一条黄呼呼的大鱼,哇!是怀头(大鲇鱼)!少说也有10斤!小家伙连卡带抱,把鱼牢牢地搂在胸前,仰着身子,踩着水,得胜而归。 那把竹竿,依旧被远远地拖在了后面,顺从地随之而来,在水面上,顶出了一串三角状的波纹,漂亮极了…… (未完,待续) 本文地址:/show_i82024.html 本文章由迎朝阳于2007-11-20 11:57:14最后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