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开云电子(中国):辽宁(4101) 钓鱼的“新奢侈时代” 比起十几二十年前,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然“小康”了许多。过去主要心思放在“吃好、穿好”上,北京人见面问候语——“吃了吗”,现在呢?改了,见面都是“堵哪儿了?”——堵车。再就是“哪玩儿来着?”可见衣食无忧之后,想的更多的已是怎么“玩好”——慢慢要跟世界“接轨”了。户外活动开始风行,什么爬山、攀岩、漂流、沙滩浴、滑翔伞、高尔夫、越野俱乐部、私车自驾游、驴行探险等等之类,但那都是“小众运动”,相比之下,网球、蓝球、羽毛球等等这些大项户外运动,玩的人相对多一点。但真正有资格冠以“大众”之名的,恐怕还得非钓鱼莫属!钓鱼大军人数之众,怕是上面那些户外活动人数之和也难以匹敌的。上至富豪高官、部长将军,下至庶民百姓、贩夫走卒,都能拿着鱼竿垂纶观漂,一样的水碧天青,一样的愉悦欢乐,钓鱼是一项“广谱”休闲,无分尊卑贵贱、老少妇孺皆宜。当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钓具已是今非昔比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奢华风潮》的调查报告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在钓鱼圈里,自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奢侈品走入视野。 何为“奢侈品”?有人给它作定义:用买十头牛的价钱买个巴掌大牛皮就可缝制的包包,那么这个包包就是“奢侈品”,而你去买这个包包,就叫“奢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钓竿,除了竹子没别的,记得我十几岁时跟老爹上水库,钓到数条体型巨大的大草鱼,用的就是竹制手竿。后来进入八十年代,有了玻璃钢竿,竹竿渐渐淘汰了,在水边谁再掏出一根竹钓竿来,会因过景而自惭形秽并遭人耻笑。我手中的数套竹钓竿虽再已派不上用场,却始终没舍得扔掉,因为其中很有几套堪为上品、买一根要一两个月工资呢。进入九十年代,炭素竿入市,谁在水边再掏出一根玻璃钢竿子来,会因很为过景而自惭形秽并遭人耻笑。再后来到了新千年后,炭素竿做的越来越高级,高级来高级去,仿竹的炭素竿就成了“高端”炭竿的象征。后来中档的、低档的炭素竿也竞相开始仿竹,奢侈的玩家就不再用炭素竿了,真正讲究的日本钓客,便使上了顶级江户川——真正“手作”的竹钓竿,毫无疑问,它们比任何高档炭竿都昂贵。哈哈,再过几年,当中国也奢侈到日本现在这样的时候,我那几根竹钓竿拿出来,没准真会值个好价钱。 这就是奢侈品的前世今生。 我有个作家朋友,经常上体育场去跑圈晨练,他腿脚笨拙,总是被其他跑步者拉在后边,正当他望着前面的领跑者而惭愧沮丧的时候,跑着跑着他却发现,自己成了跑在最前边的人,为此他生出了一种哲学思考。近来又有了一句广为人知的“喀儿”,乡下老农编排城里人:“俺们刚吃上大鱼大肉,你们又素食主义了;俺们刚吃上糖,你们就尿糖了;俺们刚能歇会儿不用擦汗,你们又去健身房花钱流汗了;俺们刚不用爬山剜野菜,你们又吃完野菜出来攀岩了……”所以说,“奢侈”也像世上万物一样,风水轮流转。转来转去,“过景”往往就又成了最前卫的时尚。有人说,奢侈品是个贼船,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还有人说,奢侈品是只大老虎,只要骑上去,你不跟它跑就不行了。又有人说,奢侈品是双“红舞鞋”,穿上它你就得跳到死。从千百年物质文明发展历程看,这也的确是句万古箴言。 那么作为钓鱼人,是怎么上了贼船、骑上老虎、穿上红舞鞋的?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个为奢侈所累的钓者的迷程经历:在一家公司上班,年底得到一笔数额不大的奖励,一咬牙一跺脚,买了根千元名品钓竿,有了这么好的竿,往上拴十块钱一盘的钓线和五块钱一支的浮漂,好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于是咬牙跺脚,再去买进口钓线,一百多一盘,还不能只买一盘啊,子线0.2、0.3、0.4、0.5、0.6、0.8……总得各有一盘吧;主线,各种线径,再配齐它。漂呢,空心尾、实心尾、竹脚、炭脚……不同钓场鱼情需不同号数,就得各买一套,好几套购进来。到了水边发现,这样好的钓竿线组,把它搁在“插地竿架”上,坐着马扎施钓,也不般配啊?再咬牙跺脚,置钓箱钓台!买了好马,便须好鞍,必得配上白钢配件才适衬。坐上钓箱钓台、使上名竿,这又发现,穿件破夹克、牛仔裤好象又不像回事了,衣服也得换!上野外用品专卖店购置专业钓鱼服,当然是进口的正宗,必得是GORETEX面料,抗风防水透气,拉链必得是YKK的,再弄双正品野外登山鞋……多少千块钱又进去了,鞋最便宜的都一千多,光是一双奥卡索专业户外手套就9百大元……这些都置齐了,发现,仅有一根好竿是不够的,钓鲫鱼竿和钓鲤鱼竿还得区别使用,而且长度还要齐全,12尺、15尺、18尺,中硬、硬调、超硬调、直至3H、6H战斗竿……就这样,他为那根千元竿,后续支付了绝不止万元的“配置费”,并且到了这一步,抬头往前看吧,“奢侈”的路就算看不到头了。止境?有,两个,一个是到你死的时候,再一个就是到你破产那天。不怪有人叹:奢侈品、奢侈病,都是虚荣惹的祸。拥有了一件奢侈品的时候,就像有了一瓶极品陈醋,为了不糟践好醋,只好买10斤大闸蟹蘸着吃。可当你有了醋和闸蟹之后,又会想着是不是得有一瓶上好洋酒,最好再要一套吃蟹的工具,当然是纯银的最好……贼船就这样上去了,老虎就这样骑上了,红舞鞋就这样套到了脚上。 林林总总的奢侈品让人眼花缭乱,下面再让我们来看看,现今都是些什么人在为奢侈品意乱情迷。毫无疑问,最近几年,一些二三十几岁的年轻人已成为钓具奢侈品的主力购物族。这些“大烧”“小烧”酷爱奢侈钓具,对各大品牌的各类款型倒背如流,他们宁愿用自己半年的薪金去实现一个奢侈梦想,在复而又复的攀比之风驱使下,“月光族”“新负翁”为钓鱼而绚烂绽放。而且奢侈是需要学习的,随着对奢价钓具越来越精细的品评和甄别,对一个不想“露怯”的“小烧”族来说,配备体面拔份的钓品钓具,精确地鉴别它们的优劣,懂得欣赏各种“装具”的不同档次和品位,就成了他义不容辞的任务。个中极其繁复的学问与“讲究”,不意间又使得原本简单的休闲生活变成了一种艰苦卓绝。想偷一下懒吗?不行!一旦穿上了“奢侈”的华贵外衣,任何一点“露怯”都已成为不允许。 累啊,不是一般的累。 而这累,都是理念误区惹的祸。 冯小刚让李成儒在电影中发布奢侈宣言:“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你要开一日本车,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而他自己,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对自己心下想往的奢侈却是这样注释的:“现代人有了钱后,最奢侈的事情是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通过我对当下钓鱼人的观察,发现传统的奢侈定义在许多钓友那里已遭颠覆,它更多地指向了“品质”,而不是与“昂贵”等同。奢侈,不再是金钱的量杯,而只在意所花的钱所带来的生活愉悦,这才是新式奢侈。人人都爱奢侈品,然而为购买奢侈钓品一掷千金,却永远只是少数富人的极端享受。有个钓友发帖子说:出差在飞机上,一个日本老头坐在我的旁边,我手上的《中国钓鱼》杂志一下子就把他吸引过来了,我们用英语交流,知道他已经钓鱼50多年了(海钓、淡水钓、溪流钓都有),他74岁,但他没有一把西玛诺、达瓦的鱼竿,当他听说我有好几把时非常吃惊,说这几种品牌对日本的一般钓鱼人来讲都太贵了,他们买不起,或者说根本就没想过要买。当我对他说:我这次到省城还要看一看日本很有名的手工杆——江户川(只有那里有卖)时,他更是睁大双眼看了我很长时间,终于什么也没有说。后来想了一想,其实我们的竞技钓的确存在误区,需要反思,有多少钓鱼人都在攀比,你用“大我”竿,我就整“普天元”,干脆珈玛、西玛诺再一样弄两根,比赛时一看,清一水进口竿子,许多选手一看旁边人用的是国产的,或者没有什么名气的竿子,就一副瞧不起的摸样。钓饵呢,有的人清一色日本丸九,国产饵那是一律看不上眼的,而这样的人在水边摆谱,竟也是总会有许多人仰慕羡叹……其实呢,一天鱼钓下来,“丸九兄”并未见得比 “老鬼”们钓得多。 无非就是个玩,开心快乐就好。官有官的玩法,民有民的玩法;大款有大款的玩法,工薪有工薪的玩法。有钱人怎么玩?豪华钓具,漂,非“达摩”不用;竿,除“达亿瓦”“洗马路”免谈,其他钓具只要有进口的便一概不置国产货,那套家伙什儿,没个三二十万铁定下不来(还不算车)。垂钓处所,自是豪华钓场,一定要是餐饮娱乐垂钓一体化,钓鱼时要有侍者站边上给上饵,另一边还须有服务员小姐端着茶水、拿着香水毛巾侍候着,所钓之鱼一定是要稀有鱼种,什么破鲤子早就不稀钓了。当然这类富豪也有专门玩野钓的,专钓水库、甚至专门跑深山老林钓溪流。有一次我在水库钓鱼,便见过一个合资企业老板,人呢,其实倒是挺平实的,但玩的也真“大”,告诉我说,他专门钓鱼的车便有三辆,一台三菱越野,一台旅行面包,一台丰田皮卡。而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老百姓们出行钓鱼靠什么?有的“两腿蹬”、有的“单脚踹”,三四十块钱的竿,五六块钱的漂,玩的也是有滋有味、其乐无穷。在这上面,没有什么奢华不奢华的问题,用固定尺度的“消费观”来套,恐怕很难按人群“对号入座”往里装。比如我在水库见过的那位富豪老板,他的一把小海竿被鱼拉走了,心疼得什么似的,花了点钱,抠着挠着求当地水性好的一个小伙儿下水,一定要把竿捞回来,旁边一些平民钓客私下里便不屑道,那么有钱,真是越有越抠!其实我却不这样看,那竿子捞回来我看了一眼,无非是把普通韩国小海竿,并不多么值钱,但那是他心爱之物,这是不能用“大方”和“抠门”来衡量的。你说他抠门,为钓鱼他能买三台车;你说他奢侈,他舍不得把一根小海竿扔了。所以我们不要指责他“三台车”的“烧包”,也不必哂笑他求人捞竿的“抠门”。平民就没有奢侈的了?有些发烧级竞技钓“小烧”,并不是多么阔绰有钱,但因“对大师们景仰如滔滔江水”,嘴上啧啧喟叹:你看人家,那叫专业!景仰完了便是亦步亦趋,钓竿必得是三千五千的“竞技竿”,漂必须得是高档专业“打比赛”套漂,最损也得是个“钓鱼郎”,屁股底下坐马扎?那多掉架!咬 本文地址:/show_i830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