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开云电子(中国):陕西(2779)
厌倦了赌博式的塘钓和交费水库的“伪野钓”,我们决定回到大自然中,体味一下真正野钓的感受,来一次返朴归真的体验。10月20日,天空一扫连续20天的阴霾,踏着深秋的落叶,我们出发了…...
在314国道上奔驰了30多公里后,我们沿着寇家河的河道边崎岖的羊肠小道又上溯了20多公里,远离城市;远离乡镇;远离了村庄,我们来到了位于陕甘交界的仰塬水库。仰塬,真是名副其实需仰视的塬,上行的时候,很多地方要挂一档推,身后的战驴们,你们受累了,陪我们一起到这人迹罕至的大山里。

听说这个水库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山体崩塌自然形成的,在农业社时期曾投放过鱼苗,已经有20多年无人管理了,看看落差,就知道仰塬的高度,要知道水库本身的位置就很高。

根本没有可以下到水库边的路,钓友小凯和小于四下寻找…….总不会用绳索吧,我暗自寻思

钓友康胖颇有几分电影《甲方乙方》中的巴顿将军之豪迈,指挥大家沿着一条流水冲出来的沟隐蔽前进。

这条水沟大约有800多米长,呈45度仰角,沟深1.5米左右,沟底仅容的下一只脚。不但湿滑,而且杂草纵横,总是绊脚。我想即便是野猪也不会认为这东西是路。大家摔了好几个跟头,倒不会出什么危险,因为沟太窄,屁蹲都坐不到底。要是康胖走在前面就好了,沟可能会宽一些,可惜前面走的是小于和小凯。

终于到了水库边,看看这样的水质,这样的景色,谁会相信这里没有鱼?

但是,任你如何打窝换饵,足足5个小时,浮漂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纹丝不动。

康胖耐不住性子了,决定退出战场。于是我们又沿着来时那条水沟爬—真正的爬上塬上,背着10多公斤的辎重,累得我上气不接下气。
骑行20多公里,我们找了个客栈住下,。我们找到当地人调查仰塬水库的情况,总结失败的原因,却惹来一阵嘲笑。“这个水库没人管,早让别人连网带炸,里面根本没剩几条鱼了,就凭你们几根小鱼竿还想上鱼,不是闹笑话吗?”当地人接着说:“去年有几个钓鱼的也来过,说他们的海竿线都挂到里面出不来了,里面拉不上来的渔网太多了”
听到这样的结果,我不禁又想起了那句唐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对于鱼来讲,应该是“也应无计避屠杀!”尼龙渔网沉在水底上千万年也不会降解,多好的水质呀!真是造孽呀
第二天,小凯在前面带路,我们奔袭40多公里,来到位于千阳—风翔交接的张家山水库,这是另外一个无人管理的水库。路一样是崎岖难行。毕竟是到了,水库不大,在朝阳映衬下清新可人。

因为没有人来,岸边半枯的茅草很高,小凯在前面探路,并发现一堆白色干燥的狼粪,我觉得污秽,并没有拍照,以避哗众取宠之嫌。

水边的水草茂盛,应该是鱼儿们生息繁衍的好场所。

仔细一看,是鲫鱼们最喜欢的灯笼草,这里如果没有鲫鱼,我这么多年的鱼是白钓了!

但是不久证明我完全错了,看看小于双飞的马口和无奈不屑的笑,就知道我完全错了。[img]
马口在我们这里是害鱼,这东西泛滥的时候,其他鱼是很难繁殖的,我亲眼见过在繁殖季节它追着屁股吃其他鱼类的鱼籽。

一会儿功夫,钓了一堆。

康胖忍不住了,质问小凯:“你找的什么破地方,就是钓马口来了吗?”
小凯笑着说:“我就是来消灭马口来了,这地方在几年前被人用鱼藤精搞了一次大小通杀,马口是河道里的,沿着出水口窜进来的。这里已经被马口占领了,”
哎,这么好的地方,又被糟蹋了,悲哀啊!
康胖不愿意钓马口,提议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到冯家山水库碰碰运气,每年10月1日以后,冯家山水库5元的钓鱼费也不收了,也算纯野钓吧。
又跑了20多公里,我们到了这里---冯家山水库众多进水口中很小的一个。下了20多天雨,冯家山水长了不少。看看深秋的景色,算得上景色宜人吧!

水深一米多,小阳春的天气,应该是好钓位吧,但是告诉你,就在我们来的时候,下网的刚走,可能是怕我们告发吧,至少这里还是不允许下网的,但对于附近的农民来说,那不过是一纸空文。
果然出了白条和麦穗,这里没有别的了。

回到家里,除了里程表上的130多公里的数字和空空的鱼护,是我更多的思考。我们去的地方没有污染,也少有人烟,但也没有管理,也就没有了鱼。
我们能怪谁呢,你能怪国人的急功近利吗,我想不尽然。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欧美对于保护野生鱼类的条文,我们国家也相对都有,但为什么就无法执行到位呢?我想也许只有我们国家真正富足了,才会有真正的野钓天堂,哪怕那时候我要去考取钓鱼执照。
台澎知县
2007年10月23日晚

]
本文地址:/show_i80587.html
本文章由台澎知县于2007-10-23 21:36:54最后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