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开云电子(中国):陕西(4654)

牛人一:西安半坡公社社员
职业: 不详
年代: 公元前4000年左右
入选原因:diy大师。
看看人家这手做骨制鱼钩做的,多精细,还有倒刺呢!在当时没有任何设备情况下,那水平绝对比现在的什么卡玛咖兹高到不知道哪去了,恐怕那时候日本猴们还是用尾巴钓鱼呢!不过现在竞技钓禁止使用有倒刺钩,尤其倒刺还这么大。。。。。

牛人二:舜
职业:联合大酋长
年代: 公元前2250年左右
入选原因:路亚高手。
山东人火气爆,为了点小事几个乡就干了架,还动了扁担锄头。舜作为中央最高首长前往调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坚决不吃各级政府的招待饭,一心扑在工作上。饿了就到附近的雷泽湖里面路几条鲶鱼、翘嘴什么的,煮吧煮吧吃了,回来继续工作,就这样用了大约一周时间就解决了问题。看看那时候人民公仆的工作作风,再比比现在,感慨啊!
舜连续吃了一周的鱼,倒不必担心放个屁招来一群猫,因为那时候家猫还没有引进到中国呢。

菜鸟一:姜尚(子牙)
职业:钓鱼前为无业游民,钓鱼后升任国务院总理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年代:公元前1150年左右
别以为传说中姜太公钓鱼是珍惜野生动物或者作秀什么的,他老人家真的是菜鸟,根本钓不着鱼。磻溪就在我们宝鸡,我到现场去过好几次了,现在白条都一大群一大群的,在商周时期还不知道鱼多成什么样呢?可姜老爷子怎么就钓不上来呢,一个原因就是钓技实在太差。
这可不是我胡说的,汉代刘向《说苑》中就记载:姜老爷子钓了三天三夜,一条也钓不上来,肚子饿的咕咕叫,猴急了,不顾70多岁的高龄,准备脱了衣服下去整。这时候来了个砍柴的农民兄弟,告诉他你把线整细点、饵里面加点小药、抛竿轻一点,就钓上了。这样果然先钓了一个白条,又钓了条鲤鱼。
一个职业钓手还远不如个砍柴的农民兄弟,排在菜鸟头名实在不冤枉。

牛人三:范蠡
职业:浙江省政府发改委主任兼杭州军分区政委,后下海为跨国托拉斯总裁。
年代:公元前500年左右
入选原因:船钓高手
范政委离职后带着美人西施来到洞庭湖,成立了华夏商贸集团公司,除了看看每月底看看各分公司的业绩报表外,没事就驾着小船钓鱼,难能可贵的是不但气压高能钓很多,气压低的时候也一样也能爆箱。看来范总对水情、鱼情、钓位、饵料都有深刻的研究,可谓船钓之大家。
后来小三西施吃不惯湘菜的辣味,范总就在太湖边上买了别墅,改在太湖船钓,但是太湖比洞庭湖浅很多,当年的大鱼记录台上也就没有了范总的名字。
另外,范总还是一个环保模范,咱们钓鱼人“捉大放小”的原则,就是范总制定并身体力行的。
范总进入牛人榜,应该是名至实归。

菜鸟二:韩信
职业:钓鱼前自由职业,钓鱼后身兼成都、兰州、济南军区总司令。
年代:公元前200多年
韩司令在没有学钓鱼之前,就是一个小瘪三,而且是那种不勇敢的瘪三,潦倒到了只能到村干部家蹭饭的地步,偏偏村长太太不厚道,早上5点就做了午饭,两口子躲在被窝里吃独食。没办法,韩司令只好到城下的淮河里钓鱼糊口。那时候淮河还没有污染,那鱼叫个多啊!草鲤鲢鳙鲫就不必说了,光是黄辣丁就乌漾乌漾的。
韩司令从早上麻麻亮就开始钓,一直钓到下午,连个麦穗都没钓上来,饿的前心贴后心,眼冒金星。。。。。。请注意,这时候钓具已经进步了很多了,钓线已经从麻绳改成了蚕丝,铁质钓钩已经开始普遍使用,比比使用骨制钩的舜和青铜钩的范总,我们韩司令实在菜的说不过去了。
幸亏旁边一个洗衣服的老奶奶送给韩司令三张糖饼,并郑重的对韩司令说:“你实在不是钓鱼这块材料,还是整点简单的吧。”韩司令大彻大悟,先后参加了项羽和刘邦两个流氓团伙,到处杀人放火,成为一代名将。钓技永远停留在了不入流水平。。。。。。。

牛人四:严光(子陵)
职业: 职业钓手
年代: 公元一世纪
入选原因:民间钓王
“一领羊裘一钓竿,浪花飞溅子陵滩.昔日朋友今日帝,你占朝廷我占山。。。。。。”说的就是严子陵钓鱼的场景。
这个严钓王和光武帝刘秀是老同学,刘秀得了江山,就想显摆显摆,开个同学会,邀请严子陵来聚聚。严子陵来了吧,刘秀又不肯给人家个大官当,就给了个中顾委委员,正厅级待遇,主要还是当年严子陵和刘秀抢着给村里李寡妇挑水,刘秀心里有疙瘩。
严子陵一气之下,不和他玩了,回家钓鱼去了。
严子陵穿着羊毛冲锋衣,白天钓了晚上钓,没过多久,不管是池钓、野钓技术都是炉火纯青。特别是那一双鱼鹰眼,不用看泡子,就知道水里有几条鱼,多大个体。比声纳探鱼器都灵。
没有一年,方圆百里的塘子都让他杀光了,光是卖鱼的钱,就买了几十座山,要不然怎么说“你占朝廷我占山!”
后来严钓王被全国钓天池开除了,他就只好在富春江野钓,一样挣钱,用挣得钱买了个岛,就是现在的钓鱼岛。
大家说严钓王该不该上牛人榜?

菜鸟三:李白
职业:全国文联干部(正处级)
年代:公元701~762年
李干事是典型的牛逼大王,自称什么“海上钓鳖客”,鳖是甲鱼,淡水生物,海里怎么会有呢,海里的是龟,连基本生物知识都不具备,也敢说垂钓高手?
李干事说他要拿明月当钩,长虹做线,长虹就算是七彩线,那也是海竿用的啊,怎么能配单钩呢?再说明月那个钩,就算是初三的,钩条能细点,钩型也不对啊,钓个鱼不脱钩才怪呢?
李干事写过这样一首诗
《下陵阳讼三门六刺滩》
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
石惊虎伏起,水状龙盘旋。
何愁七里濑,使我欲投竿
主要意思就是说钓鱼就是找水流湍急的地方下竿。大家都知道水流湍急的地方根本存不住鱼,怎么能在那当钓位呢?看来李干事确实很菜。
以上事例足以证明李干事压根不会钓鱼,就是个钓鱼届跟着起哄架秧子的家伙。

牛人五:张志和
职业:中国社科院院士兼8341部队副营级参谋(也不知道怎么兼?)
年代:公元743-774年
入选原因:为钓鱼献身
张志和号“烟波钓徒”,此人悟性极高,十六岁中进士。后来觉得当过官没意思,回家钓鱼去了。
张志和钓鱼,很善于发现和总结。
有一个春天,他在西塞山水库钓鱼,开始的时候找了个草洞主攻鲫鱼,天比较闷,鱼不太开口。一会儿下起了小雨,按理说该上鱼了吧?可还是没口。张志和想了想,虽然下雨带来了氧气,可是草多的毛水雨点打在草上,效果差了很多。于是他改钓光水面,果然爆连。
“毛水钓光,光水钓毛”就是张大师最早提出来的。
这时,张大师看到不远处有棵桃树,落下来的桃花被一大群鳜鱼误以为昆虫争抢。大师一想,野生鳜鱼市场价是每斤60多块,于是抽出一支路亚,飞蝇钓法。大师手法那叫个娴熟,一条一条的狂拉,钓了满满两大护子。拿回家清蒸、红烧、松鼠。。。。。天天吃,从“五一”一直吃到国庆节都没吃完。
重阳节那天颜真卿他们哥几个到湖州来找张大师掐鱼,三场下来,张大师赢了两千多块。
大师是什么人,怎么能占钓友便宜,二话没说,摆了一大桌,光是“蓝色经典”就上了7、8瓶。
喝大了,就在湖上的水上歌厅k歌,大师一时兴起,决定给大家表演他的原创歌曲,“西塞山前白鹭飞。。。啊。。。飞!”大师一手拿着麦,一手作展翅欲飞状,结果脚下一滑,掉进了水里。。。。。
可怜的只有31岁的一代宗师,就这样香消玉损了。。。。。。
这里请大家沉痛缅怀张大师!

牛人六:陆龟蒙
职业:小地主
年代:公元?~881年
入选原因:装备大师
陆老和张大师不同,不适应唐朝的应试教育,考了几次也没考上个进士,但是在diy方面,却是出类拔萃的顶尖高手,以致后人只能望其项背。
陆老不但改进了干农活的锄头、铧犁、碾子,更对渔具进行了深度探究。发明和改进的渔具就有19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要大家大家在使用虾笼和鳖钩的时候,能缅怀一下陆老就可以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陆老对钓线的改进,陆老提出钓线要使用“八辈丝”,就是说选择一年中最后一茬蚕丝制作钓线。原因是这一茬蚕吃的是老叶子,纤维坚韧,能做出正宗的“美人鱼”。
另外,陆老对冲锋衣、钓鱼帽、帐篷、和充气船都进行大量的改进工作,我们今天外出野钓能舒服一些,不少还要得益于陆老的付出。
陆老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钓鱼装备事业,从来没申请过一个专利,没拿过一分钱稿费,让我们向他老人家致敬吧!

职业:皇上
老朱小时候是要饭的,也见到过别人钓鱼,羡慕的紧,立下宏图大志,将来富裕了,一定要好好过把瘾。当和尚的时候偷偷钓过一次,鱼没钓着,还让老和尚踹了两脚。
天有不测风云,老朱当皇上了,可以好好过把瘾了。于是找了个有八个增氧泵的腐败塘子,把鱼饿了一礼拜,一大早还让太监提前打了个窝子,特意叫上“马屁塞子”解缙一起去happy!
都是过斤的大鲫,解缙在哪里连拔,可是老朱这一口都没有。咋回事呢?原来老朱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丸九饵上的和铅球那么大,扔到水里“枯通”一声,拉丝粉加的太多,饵还特别粘,鱼得用餐刀分着吃。看老朱不上鱼,解缙也急,又给老朱的饵里面加了半斤“猪母乳”,结果炸了窝,老朱更不上了。
老朱恼羞成怒,那张鞋拔子脸变得更长了,都能挖蚯蚓了。举着竿子就要来戳解缙的窝子。解缙多鬼啊,赶紧忽悠老朱说:“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老朱美的屁颠屁颠的,说:“我就知道这破池子没啥正经玩意,靠,哪天老子拿着矶钓竿到喀纳斯钓大家伙去!”说完,找村头李寡妇玩去了。
忽悠走了老朱,解缙钓了满满六个周转箱,全拿到菜市场卖了。。。。。。
你们说老朱是不是十足菜鸟?
历史上还有不少钓鱼届的名人,比如周穆王、屈原、杜甫、柳宗元、司空曙、陆游、郑板桥等等,但只是说明他们爱钓或者瘾不小,没有史料证明是牛人或者菜鸟。因此不能进入牛人、菜鸟榜,如有哪位钓友认为有遗漏者,欢迎补充,不胜感谢!

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原创作品,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show_i11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