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开云电子(中国):内蒙古(2546) 酷暑难得好收成 正值“暑伏”,酷热难当。室内像蒸笼,室外像烤箱。鱼也热得无心吃食,几次出钓,皆无获而归。今天气温有所下降,32℃,还有点微风。我打算到中苇子沟去钓一次。我七点钟出发,八点钟到达,八点半钟开钓。因为是周四,全钓场只有我一人。 早晨犹豫了半天,猜测今天能不能下雨,故出发晚了,到达钓场后,已经错过了早晨上鱼的黄金时段。我总结了前几次的经验教训,不用手竿,因钓点近水温高,所以不上鱼。今天我用的是中通手海两用竿,通心坠下拴9# 双钩,自动浮漂,打向深水。因在有限的水域里,鱼不到浅水处觅食,就一定隐藏在深水处。只要饵料对路,还是有可能钓到鱼的。天气毕竟是太热了,鱼吃饵不积极,也因为没有打窝,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都没有动静。 十点钟,浮漂终于有了动静,先是连续点动几下,然后没入水中。一提竿,中鱼了。虽然鱼很有力量,但手感告诉我,鱼不大。大钩粗线,用不着跟它周旋,直接拉到近岸抄了上来。是条鲤鱼,二斤多。白白净净,漂漂亮亮。不过这条鱼抄得不是很顺利,原因是我今年将抄网换成了三角形密眼涂胶抄网。网眼密,水的阻力过大,抄网一旦入水,单手很难在水中移动抄网并准确抄鱼。所以抄了好几次才将鱼抄入网中。看来时尚的未必就是适用的,更不一定是最好的(我就不应该赶那个时髦)。还是我那个圆形大眼胶丝抄网得心应手,下次还得带上它。还好,今天总算开竿了。 有了这条鱼垫底,热切的心情平静了下来。背对太阳坐在水边,倒也不觉得太热。那句“心静自然凉”的俗语还是蛮有道理的。心想即使不再上鱼,今天也实现了“零”的突破了。双钩挂颗粒,再裹上商品饵,照旧打向远方钓点。然后就是等着浮漂的信号。几次抛投,几次等待。约十点半钟,又出现了一个黑漂,及时扬竿,又中了。手感和上一条相差无几,抄上来,还是一条二斤多的鲤鱼,照样是那么漂亮。 十一点钟,浮漂又黑了。提竿中鱼,这回个头不小。提竿瞬间线轮发出了“吱”的一声,线轮倒转。我紧了一下后曳力,开始摇轮收线。鱼动了起来了,我一边扬竿一边收线,到了距我约二十米的时候,绕线轮又发出了“吱”的一声,鱼窜出了十多米远。我又紧了一下后曳力,绷紧了鱼竿,以消耗鱼的体力。鱼马上就主动地横向动了起来,我向相反的方向发力。不一会儿鱼就掉过头来,我还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力。只两个回合,鱼就没了力量。我又开始摇轮收线,拉到眼前,抄鱼入网。原来是一条约五斤重的鲤鱼。虽然算不上大鱼,但这是我今年迄今为止钓到的最大鱼。其实我的大鱼钩是为十来斤的大鱼准备的。 中午时分,鱼停口了。我突然听到肚子发出了“咕咕”的抗议声,是啊,是到了我吃早午饭的时候了。吃了一根盐水香肠和两个煮鸡蛋,喝了半瓶矿泉水,肚子踏实了。换上鱼食,站起身来沿水库岸边溜达一会儿,重新回到钓位。将钓椅向后挪了一下,闭上眼假寐了一会儿,也算歇了晌(车里太热,实在没法休息)。 两点多钟鱼又咬钩了,抄上来一看,还是二斤多的鲤鱼。两点半左右,又上了一条同样大小的鲤鱼,正准备上饵抛竿,眼睛的余光发现,西北方的天空乌云翻滚,正在向我的头顶上方推进。不好,雷阵雨要来。看来天气预报还真是挺准。苇子沟鱼很好,但道路却是特别的差。有大约五公里曲曲弯弯的沟底土路,高低不平。一旦遇雨,道路泥泞难走不说,如果山洪爆发,有部分沟底路段就成了河床。那是无论如何也回不了家了,甚至还有可能发生各种意外。我迅速收拾钓具,迅速上车,迅速离开了沟底土路上了油漆路,那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今天的上鱼虽说不是太好,但却是我不常有的好收获。是出乎我的预料的好成绩,知足了。 
岸边土路 
对岸的蒙古包 
远处的蒙古包 
我的中通两用竿 
湖中小船 
鱼竿如弯弓 
第一条鲤鱼 
第二条鲤鱼 
遛鱼 
第三条鲤鱼 
我的钓位 
水库下游 
水库上游 
第四条鲤鱼 
第五条鲤鱼 
今日鱼获 本文地址:/show_i131787.html 本文章由robertwang于2016-8-7 6:52:07最后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