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开云电子(中国):黑龙江(1977) 2013年4月23日,周二。天气预报报有小雨,后又改报有阵雨,结果一天没见一丝雨星。实际天气情况是:晴转多云,大约三至四级西南风,最高气温在16度上下。 上午九点多,太阳依然高照,风力适中,很适宜出钓。我按耐不住,带上简便的渔具和雨衣,二次骑车去了江北。 十点整,我到了与江水相连的月牙泡。有两个人划着铁舢板在对岸起地笼。当这只舢板划过来靠岸时,我见油漆桶里有少半桶的小鲫鱼、泥鳅,和一些哈士蟆。上次来,在岸边见到一个长长的地笼,占去了一溜好窝点,池中还有人破冰划船拉虾,不知其所获如何。自从去年起,这里已不再是理想安静的钓鱼所在了。我对这里的变化及未来,深感担忧而无奈,只能顺其发展了。今年气温低,水位高,宽阔的水面上仍聚集着成片的残冰,在风下头的岸边水中,漂浮着一些霉变的死鲫鱼,还有零星的鲤鱼。可能是因为水中缺氧的缘故,这些体弱的鱼没能熬过漫长的严冬。月牙泡死鱼现象年年出现,只是现在没人清理了,让人看着有些惨不忍睹。看管鱼池的许老汉于前年秋末回肇源老家,此后月牙泡就没人经管了。 此时的月牙泡,满目枯枝衰草,毫无生机,只有一个老者默默垂竿,鱼护还没下水。我迟迟没有下竿,对获鱼已不抱有希望。据本人钓鱼日记记载,去年的今天,最高气温18度,也是西南风,在月牙泡钓鱼的人有30多位(因为无人收费,来这钓鱼的人多了),我钓了17条鲫鱼,3条沙葫芦,有一斤鱼。前年的4月21日,气温15度,三至四级偏西风。月牙泡有7人钓(因有人收费,来钓鱼的人少),我是中午到的月牙泡,钓到晚5时,鱼获近2斤,清一色的鲫鱼…… 既然来了,就不能不下竿,我把钓位选在了去年在这个季节出鱼较好的位置。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月牙泡这片天然水域被当地人承包,改做了论天收费的放钓鱼池。由于泡底深沟浅滩交替,突兀不平,秋后捕捞投放的鱼十分困难,一旦遇上江里涨大水损失就大了。几年后,鱼池主在泡子附近又开建了两处鱼池,不再往月牙泡放鱼。如果有人想在月牙泡钓鱼,只需花5元钱便可以玩上一天。开始还有几人在这里伸竿,渐渐很少有人光顾了。风来雨去,由夏到秋,短短几个月的功夫,泡子被钓鱼人踩踏的光秃坚硬的岸边又生满了杂草野蒿,水中的菱角叶也连成了一片。我喜欢这里的幽静,成为这儿的常客。再后来,月牙泡的看管人换成了许老汉。 月牙泡有人看管,自然不会出现拉鱼虾、下地笼、下鱼猫的,更不会出现毒鱼、炸鱼、电鱼的。像我这样靠工薪度日的底层钓鱼人,没时间,也没条件远走去水库挥竿尽兴。而近处的大江两岸钓鱼的人实在太多,环境纷杂不适合我的性情。收费五元的钓鱼场所正合我意,所要不多,付之不吝,各取所需,各得其乐。别看五元钱的收费,也阻挡了许多钓鱼人的脚步。以前去月牙泡钓鱼,不论什么时候去,总能找到钓位,多少都能有点收获,更能钓出一个好心情。我每次去,不论早晚,许老哥总是热情地向我推荐,哪些窝点近来出鱼,出什么样的鱼。自从去年起就不是这样了,如去的晚一些,只能另谋去处了。即便占到位置,也是人人相挨,还受到网鱼、戏水、来此群游者的打扰…… 我例行公事地抛下了一支竿。从10点半靠到12点35分,水中的浮标一动不动。这期间有来了一位钓鱼人,他见我和那位老者的窝点都没动静,把钓点选在了大水面,用一长一短两支竿迎风钓。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那儿也是一口不口。 我决定收竿了。也许再过一周,这里就会出鱼了。到那时,来这里钓鱼的人一定多得一个挨着一个,但愿不会因为地方不宽绰而引起纠纷,伤了和气。 回去的路上,我在思索一个问题:如果在适合钓鱼的地方都有像许老哥这样的管理者,还会出现毒鱼、电鱼、下绝户网的恶行吗?其实想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是什么难事,来往的车辆不是由警察监管吗?早市的地摊不是也设专人管理吗?看来,这样的事情只能由当地政府部门出面牵头、因地制宜、落实到实处了。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本文地址:/show_i128458.html 本文章由江石于2013-4-28 14:48:33最后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