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开云电子(中国):山东(1443) 最近几天气温回升的很快,爱钓鱼的我心里便“躁动"起来。晚饭后照例上老网”巡视“一下全国各地的‘渔情”是我这两年来养成的习惯了。自己没有机会去钓鱼,看看全国各地的那么多“同志”在努力着,心中也就“欣欣然”了,于是乎睡觉也踏实了。但是,昨晚是个例外,也许因为睡的太早了。昨天中午徒步去赶了个集,下午又爬了次山,觉得有些累,于是晚饭后上网“巡视”一周后就休息了,十点左右又醒了。半夜醒来脑子却兴奋异常,不知不觉地就想起了自己初学钓鱼的事来了。 那是2005年的春天,妻去去外地打工了,儿子也大了,不太用人照顾了,双休日我便有很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恰巧,春节期间二弟携妻带子回老家陪同老母亲过年,二弟爱钓鱼,茶余饭后便不免啦他的“钓鱼经”,拉到高兴处简直是眉飞色舞的,把我尘封多年的“钓瘾”也勾出来了。其实也不算真正的“钓瘾”,只不过是我小时候对钓鱼的一点尝试而已。大约是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每逢暑假,我和小伙伴就去村边的小水坝钓鱼。偷拿母亲的一枚缝衣针用煤油灯烧红后,弯成鱼钩,用缝衣服的细线一端拴住鱼钩另一端拴在一段有弹性的鲜树枝的稍上,在鱼钩上方约半米的地方拴上一根大鹅翎当浮漂,在鱼钩上穿上蚯蚓,抛到水里便可以钓鱼了。每次也能钓到一些野生的小鱼,我们这里叫草生子。后来因为忙着上学、工作,也就把钓鱼的事放下了。 在二弟的怂恿和诱惑下,我便准备了些钓鱼必备之物,如:杆、线、钩、浮、坠、饵等,只等时机一到,马上就钓。清明节过后的一个周六,阳光明媚,春风微拂,骑上电动车,满载着“踌躇之志”,来到了距家近20公里的一个水库开始了第一次“作案”。由于季节尚早还没到钓鱼的旺季,在大坝上转了转后没看见钓鱼的人,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是不是自己太神经了。想起弟弟的钓鱼经——春钓滩,于是便朝着水库的北岸走去。转过一个弯后看到前边有两个“同志”正在“工作”,心中不禁欣喜,看来钓鱼事业大有人在。赶紧上前寒暄、闲聊了几句,知道两位老兄比我稍大几岁,渔情也不好。既来之,则安之。因为是处女钓,怕他们笑话,便离他俩40多米的地方“安营扎寨”,操练起来。由于有小时候的浮钓经验,又加上弟弟的指导,倒也真二八经的钓起鱼来。以前也没见别人钓过鱼,不知道鱼竿可以放在支架上,因此也没买支架,只好用手抱着鱼竿。头几杆浮漂一直在动,提杆也没有鱼,换上饵后,好不容易看到浮子慢慢沉下去了,我的心跳也随着加速,提杆,感到有东西,看看鱼钩上也没鱼,直到听到身后有动静才回头一看是一条一两多的翘嘴在地上蹦。哇塞!钓到鱼啦!我高兴地蹦起来,抓住它,放在方便袋里。鱼儿好像欺负我不会钓,竟然让我一次次的地放下鱼杆到身后去捕鱼。直到后来才知道是由于用力太猛,把鱼直接飞到身后去了。后来用了很长时间才改掉用力过猛的毛病。第一次钓鱼的我那一天竟然钓了2斤多的翘嘴。想想当时连底也没找到,不知怎么碰巧赶上上鱼,结果让我从此“误入渔途、不能自拔”。后来,去钓鱼的次数多了,彼此熟悉后,钓友们才笑话我当时确实是不会钓的,戏称我是“抱檩棒的”。因为当时买了根最便宜的5米的粗杆子,自己看着也有点像小檩棒。 这根“小檩棒”至今我还珍藏着,是它让我走出烦恼变成了快乐渔人。 山东省沂水县一水库野钓爱好者 本文地址:/show_i1134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