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开云电子(中国):天津(1627) 大概是在前几天,一九七六年九月的六、七号,听同一个车间的小杜说在红桥区丁字沽沿着一号路向北走到尽头有一个很大的闸口,那是北运河进入天津市区的源头,这几天那里鱼都糨(音jiang,四声,天津方言,就是非常多的意思)啦,用一块砖头扔下去都能砸死几条。在物质生活相当匮乏的当年这是多么强烈的诱惑。尤其是河鱼,在当时那是拿着副食本也很难供应的奢侈品啊。 我们车间的几位小年轻一拍即合,决定利用公休日去摸一些鱼改善一下家庭生活。 杜家住在化工研究院旁边的煤场院内,离目的地最近,我们就商量好了最后到他家。 九号早上三点多,我骑上新买的28锰钢飞鸽自行车从西沽公园(因为抗震,我家在西沽公园搭的临建棚)先到红桥南树德里找小渣仔和狗三(有人会问这些网名咋会出现在那些个年代?如果家中有人与我年纪相仿都会了解到,当时的年轻人都有一到两个外号,这些就是他们的曾用名),再去大同门找上狗四,忘了当时谁没有自行车反正是骑一会儿累了换着骑,最后在小杜家门前的国营早点部吃的,每人都是:大饼——五分钱二两;油条——八分钱两根,六分钱一大碗老豆腐,总共一毛九。现在看好像是很便宜,用工资比较一下,这顿早餐相当于当时的月薪(二级工每月工资38元)的二百分之一, 折合现在月薪1500元普通工人用7.5元吃一顿,实际上现在吃一顿这样的只需要3.2元,还是现在比当时便宜! 然后就朝着目的地出发。 沿着北运河旁边的津永公路骑行了一个多小时到了一个叫做马场的小村,听到前方传来了好像是从天而降的咆哮声,脚下紧蹬,顺着泊油路向右拐了一个弯,就看到了令我永世难忘的场景:几扇高大的闸板悬吊在天幕中,下方就是落差很大的水流在自西向东(从老北河向大张庄桥方向)倾倒!浑浊的河水中不时翻出被强大水流撞击晕了过去的大小不一的鱼儿的白肚皮,非常醒目。沿着永定新河河沿站满了手举各种大大小小抄子的农民弟兄,在不时的向水中扣上几下,当返回的网中装上理想中的鱼时,他们就会发出爽朗的笑声。 试问谁能经得起这样的诱惑?尤其是刚刚走上社会的一群二十左右的小伙子,我们马上就近加入到捕鱼的行列。但我等在策划时就没有考虑工具问题,虽然依靠人多和年轻在河边的众多捞鱼人行列中挤出了一席之地,但赤手空拳也没有办法抓鱼啊!年龄的优势在这个时候凸显了出来,狗四,这个在我们当中唯一出师了的老大哥,在巡视一番附近地势后,马上把我们领到一条与永定新河主河道丁字连接的沟汊子旁边,就是二十年后天津最大污染企业——同生化工厂门前的那个小闸口附近,水不是太深,由于主河道水流湍急,很多鱼儿被冲到了这个支流中,农民弟兄不知为何看不上这些地方,因此就成了我们实现梦想的宝地! 狗三、狗四和小渣仔的水性好,他们就脱光了衣服,赤身下水,在有着许多小漩涡的草丛中手摸脚踩,我与小杜在岸边负责捡拾由他三人扔上来的渔获,刚开始时,大小兼收,一会就发现了如果要小一些的鱼儿,由于数量太大可能就带不回去了,就改为只要大的,当时的鲫鱼没有现在这样大,最大也超不过去半斤,所以把鲫鱼又扔回了河中,只拣那些一斤以上的鲤鱼。 也就才过了几支烟的功夫,河边青草上已经堆起二尺高的鲤鱼山,这时才想起没有器皿盛放渔获是最大难题!天体营的弟兄得知这一消息也泄了气,纷纷上岸肚脐朝下趴在草地上边抽烟边想辙,还得是年龄长者脑子灵。狗四从草地上跳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让大家比一下谁的烟最好,当时没有什么好烟,像我们抽不起前门、恒大,只有战斗、永红,小杜抽的是墨菊,狗四就举着这盒烟,找人家淘换了一条破麻袋,别管有几个窟窿,总比狗三提出的用制服裤衩、能盛几条是几条的烂主意好。 轮流骑着这辆载重车子,在小杜家又重新分了鱼,记得我拿回家十四五条一到二斤的鲤鱼,被二次分配到得的邻居这一通猛夸。 后来就从收音机中听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消息。 这样这件事情对我的印象更深了。 本文地址:/show_i1126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