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开云电子(中国):上海(1616) 青岛行 快乐幸福的青岛行。 有两个地区的人令人“讨厌”,暂且按下不表。 上周到的青岛,到的第一天,选择了在海边的宾馆,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奔了海边,去看有没有人钓鱼。事先已经问好了海边的去处,走路直奔五四广场。到了之后,先是兴奋,好久没有看到海了,终于又来到了海边。工作的辛苦霎时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天气很好,极目远眺,心胸宽广之极。继续朝第三海水浴场的方向走,路上陆陆续续的看到有人钓鱼,最多的是用海杆或者长手杆钓小鲅鱼。线的尾端装的铅坠,上面分布着十几个带着绿色小羽毛的钩子,不停在海里提起放下,提起放下,以引小鲅鱼咬钩。大多有所收获。到了五月的风雕塑附近,大量的游人扑面走过来,密密麻麻的分布在雕塑周围,拍照,喧闹,心情又有些黯然。继续通过游船码头超前走,下了堤岸,沿着海边,延途看到很多人在海边抓那种非常小的螃蟹。用一根带有鱼肠子放在破网絮的竹子,插入海边石堤的缝隙。提起来就有好多螃蟹了。 继续朝前,走上大堤的时候,发现在海边有三个抛海杆钓鱼的人,这是当天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钓鱼者,钓鱼人的普遍通病,放弃原来全部的计划,看起了钓鱼。海杆上用的海蚯蚓或者那种像蜈蚣一样的虫子,长海杆,振臂一挥,远远的见到铅坠如离弦箭一样的飞如海中。这动作,漂亮。坐在旁边的石凳上,开始看。看到竿梢剧烈点头,而钓鱼人不急不躁,继续抽烟。扔没有提竿的意思。于是按捺不住,走上前去,提醒悠然的钓友,钓友回头,灿然一笑曰:海鱼咬住就不放,还有钩呢,等上了再说。原来如此。一听口音,不是青岛人,乃东北人也。后该钓友与另外两个钓友打招呼,竟也是东北人。一个黑龙江人,两个吉林人。再加上我,四个东北人在青岛海边钓鱼。大跌眼镜。讨厌人之一已经显现,乃东北人也。据说青岛东北人之多,已经有鸠占鹊巢之嫌。聊之甚欢,后由于退潮,海堤上已经石钓之不易,遂又发豪情。掳胳膊挽袖,涉水进入远处一小岛,继续海钓之旅,当然我也成了成员。涉水时海浪来袭,未及躲闪,导致口袋里本已没电的手机短路。照相机灯光亮个不停。回家后猛吹一夜,才勉强工作。后与钓友互留电话,相约下次青岛,一起包船出海钓鱼。甚为期待。 晚上,从流亭机场接下老婆,老婆一路说,满满的都是上海人,不免有些奇怪。都知道山东旅游景点奇多,青岛尤为甚。来之前,老婆与青岛之女友交流,询问在青岛住上四天,有何安排?女友回答:第一天去海边,第二天去海边,第三天还是去海边呀。。。 第二天,星期五,海边继续,先是浏览海上风光,五四广场人是一如既往的多。纷乱复杂的话语声中时常飞如耳际的阿拉,侬。。。,周五的青岛既已经被上海人占领。晚上去海边游泳,六点钟左右,喇叭里面传来声音:上海的游客注意了,上海的游客注意了,本游泳场六点结束,救生员都已下班,请赶快上岸。继续听,没有其他的话了。晕倒,竟然有专门针对上海游客的通知。后两天继续游泳的时候,仍旧如此。所以,第二“讨厌”的人,上海人浮出海面。 两种讨厌的人,我都占了。哈哈。 其他的就我自己享受吧,就不和大家分享了。 顺便说:登州路的原浆青岛啤酒和黑啤酒,那真是美味。我从来没有喝过如此新鲜的啤酒。接待我的本地人员,原本想喝翻我,没有得逞。我们四个人(加我老婆)一共喝了11大轧。翻的是青岛本地人。哈哈。当然我老婆也喝多了。 青岛海鲜,那就是新鲜。 青岛的海鲜烧烤,很有特色 



本文地址:/show_i763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