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开云电子(中国):河南(2344) 【垂钓前言】 前几日出现了雾霾,几位钓友出钓,效果极差。虽说已近“春分”,但天气仍不正常。周六升温偏快,我们头晚商定去钓钓浅水,到家居小镇一公里多外的藕塘去碰碰运气。 【垂钓参数】 天气情况:2016年3月19,白天晴天转多云,偏东风2到3级,气温11~22度 钓场:信阳欧凯龙家居小镇藕塘和荒野塘 人物:老杨、南湾渔人、老张、老刘 钓场收费情况:免费 装备:14米长 ,钓组为主线道系1.25号,子线1.0号; 6号长柄细条钩,3号三角短尾小漂 钓法:传统单钩双坠和双钩双坠悬钓法 窝饵:混合维它米,主攻底鲫 钓饵:小号红蚯蚓 【垂钓过程】 2016.3.19早晨6:30,我们乘“的”一路急驰,进入家居小镇前行,下车后又是爬山走小路,到达藕塘边,晨雾仍未收起,水面上有不少鲫鱼炸水喜戏。顾不得多想,在知道塘水不深的情况下,也未试水,就抓紧时间,在枯萎的老藕杆间的两片空挡亮水区各布窝一个。等待醒窝期间,我沿着藕塘巡视,野草、柳枝为我带来春意,眼前仿佛呈现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画面。站在塘埂上向下望,晨雾渐渐淡去,水面下隐藏了很多杂草。我还为自己选择的亮水区庆幸! 回到钓位,挂好双钩,穿好蚯蚓,伸杆至钓点,无论怎么调整点位,钓钩始终下不去,急忙改用单钩,依然如此。看来水下暗草太多,不想已布的窝子就此作废,必须得动大手术,开始用捞草器捞草,因杂草偏短,很不好捞起来,捞草的过程变成了出力的过程。尽管费力不小,但效果并不显著。钓钩沉底还是不太方便,看来在该藕塘想取得试饵好成绩是不可能了。 老张的情况也不好。眼看已到9时了,我们不愿在此恋战,收拾好东西撤退转移阵地。又是一大段山路,到达山冲荒草塘,已是一身小汗,也不敢再耽搁了,赶紧在老钓位布好窝将近10时,小半天已经过去了! 气温继续上升,基本无风,鱼不活跃,山冲里进不了风,鱼进窝太慢。来回在双窝提逗,不见任何漂讯。接近11时才有两鲫上钩,还算是给面子,避免了试饵坐飞机的问题。 几尾鲫入护,心里踏实多了。随后就是奶鲫作怪,只能是钓一尾放一尾,钓两条放一双。在鱼口不好的情况下,戏戏小鲫,搓搓麻将也比无口来得“痛快”! 接近12时,钓友老王因天气问题,在无口的情况下,从数公里外的钓场赶来,而此时钓况虽不太好,偶尔也有两多鲫上钩了,见此情景,老王也抓紧布窝了。 下午气温继续上升,此时才觉得穿衣偏多,偶尔阵风也不觉得凉爽,塘底泛起了青苔。片片青苔泛起,鱼口更稀。根据经验,通常情况下,泛青苔的天气鱼难钓,鱼也难适应这样的天气,基本离底上浮,如果水域较小,就会出现鱼浮头的现象。而此种天气钓草边或浮钓,兴许能有小获。 尽管采取了逗拖钓之策,三时之后也不见有多大起色,在收获一尾两鲫后,果断收 ,等待老张、老王挖罢蒲公英撤退回家。 【垂钓小结】 1、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在藕塘布窝时,有晨雾影响视觉时,还是应探测水深,以便判明水下是否有杂草或障碍物,也许这就是精工出细活的道理所在,可以有效节省大量时间,在上午升温不快、鱼情优于下午鱼情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在气温高塘底泛青苔之日作钓,更须慎选钓点,并在钓法一定的情况下,灵活施策,多采取逗拖结合之法施钓,变静饵为活饵,也能收到一定效果。 镜头是最生动的语言,谢谢你的回复和鼓励! 

















本文地址:/show_i1316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