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开云电子(中国):山东(1891) 说大师,谈大师,究竟什么人才算大师?我认为以下十点标准对大师而言,必不可少! 1、至少一年以上的钓龄! 因为只有经历过春夏秋冬的钓鱼经历,才能理解和体会到不同的季节的不同鱼情。 2、有钓获多个鱼种的经历 鲫鱼、鲤鱼、草鱼、鲢鱼、白条等,虽然都喜欢钓鱼,但单纯的会钓一两种鱼是不够的,野钓时哪种鱼开口就掉哪种,竞技比赛需要打混养。 
3、一年之中有30次以上的外出垂钓活动。 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必须要多钓多练总结才能真正提高,按照每年有9个月的垂钓时间,每个月钓3-5次,每年钓至少30次鱼,否则不能算是标准的钓迷。 4、能够熟练的调漂、上饵、抛竿、提竿、飞鱼、遛鱼、抄鱼、摘鱼。 这些基本功虽然简单但至关重要,尤其实在密度池里比速度,大家都在疯狂上鱼,最后的结果就是谁的动作快谁就赢得比赛,在大风里抛竿水平的高低对渔获也有不小的影响。 
5、能够根据天气变化正确的预测当天或者第二天的鱼情。 鱼情与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都深有体会,虽然都说天气和鱼情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但是很难掌握,总让人搞不明白,否则也不会出现十钓九空垂钓悲惨局面。 
6、能够对杆、钩、漂、线及其他钓鱼用具的性能、质量、用途、价格、品牌有一定的掌握。 熟悉硬件的性能也很重要,比如说拿出10支不同漂型的浮漂,能够正确判断出每种浮漂的特点和哪种鱼情下使用最佳,否则本想买根钓浮的漂子却买成了钓底的岂不郁闷?中鱼后发现钩子总在鱼的喉咙里还不赶快换大号的钩子岂不耽误时间?想买收杆好的鲫鱼杆子,结果却买了根大炮桐岂不郁闷? 
7、能够对饵料有深厚的研究。 熟悉市面上一定数量的商品饵的性能特点,会合理正确的搭配,懂得不同的鱼饵的不同味道、状态、成分、颜色,在不同的鱼情下合理使用;或者自己会制作饵料,简单的比如香油白面、炒麸子、炒豆粉、蒸玉米面、酒泡小米、臭豆腐饵之类。 
8、能够重视钓鱼的理论研究。 不说别的,锯个木头师傅都说要前腿弓、后退蹬。有了理论指导并且咋实践中去验证理论,然后再对理论进行总结分析修正完善,这是做任何事情的普遍方法。 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然,光有理论是不够的,因为天气是变得,鱼是活的,但是不重视总结,不勤思考,不善于分析每次钓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对于钓技的进步是不利的。 
9、能够在水库、河流、湖泊、野湾等自然水域钓自然生长的各种鱼,且收获较好。 钓鱼钓鱼,不是买鱼,也不是比赛,是一项乐趣颇多、预约身心的休闲活动,押上钱在坑里赌博,那不是钓鱼的本质。十块钱一斤,挂颗粒就狂上,那不是钓鱼的准则。只有在自然界才有钓不完的鱼,才有意外的收获和惊喜。也只有自然界的鱼是鱼的本性表现,鱼坑里的生口鱼是喂颗粒长大的,是被驯化了的鱼,所以钓接口;竞技池里的鱼是已经bt的鱼,不符合它原来的本性。 野钓的学问才是最深的,鱼要产卵、回游、栖息、觅食、冬眠,鱼的生理特点是在自然水域里才完整的表现,能够根据鱼的本身的习性结合季节和天气,合理的选择出行的时间,选择钓位,正确的搭配饵料,是钓鱼水平的又一高度。 
10、能够即使空军也逍遥的垂钓心态。 垂钓,在局外人看来是悠闲的、轻松的,但是我们鱼迷都知道,其实钓鱼时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喜怒哀乐都有。野钓时收获非常不稳定,人的情绪也随之有很大起伏,而起伏的心态又会反过来影响垂钓效果,如果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即使空军也逍遥”。这或许才是钓鱼的真谛,也是钓鱼大师的最高境界! 
本文地址:/show_i131561.html
|